被大禹當做中國版的一休來運營,精耕細作,不求速度。但在抖音上,“一禪小和尚”被剪輯成小和尚和師父充滿智慧的一問一答,被意外地全面引爆。目前,“一禪小和尚”的單條廣告報價達25萬元。除了“一禪小和尚”之外,大禹目前還有70多個項目在同時運行。
機構“種草”
胖鯨智庫是一家第三方營銷趨勢研究機構,首席知識官王婧看到了有不少廣告主正在尋求與抖音的合作,他們也在面臨著不同程度的“營銷焦慮”。
“對品牌調性把控比較開放的品牌更適合抖音。在產品屬性上,最好是易于被表演、或是能滿足好奇心的產品。從商業(yè)目標上考慮,那些有年輕化需求,或是有短期打造爆款產品需求的品牌更有可能從抖音的合作中獲益。”
目前在抖音上火爆的機構玩法,大致都是遵循著這樣的邏輯。
春節(jié)前后,海底撈的“花式吃法”曾經風靡抖音。用戶用海底撈小料自制的番茄牛肉飯、海鮮粥等,引發(fā)了200多個跟海底撈吃法有關的挑戰(zhàn)賽。海底撈首席發(fā)展官、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Tracy說:店員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,主動學習這種新吃法。海底撈也在組織員工學習拍攝抖音。據說海底撈一款豆腐泡的訂單量因抖音的帶動,直接增加了17%。
在抖音上曾經有一位用戶手捧COCO奶茶,介紹了“焦糖奶茶+青稞+布丁+少冰+無糖”的隱藏配方,這個短視頻獲得了20多萬點贊量,成為了門店里爭相被購買的“網紅款”。
今日頭條營銷中心總經理陳都燁認為,抖音讓用戶與品牌的路徑變短了。過去品牌想接觸到用戶要經歷信息觸達、喚醒、找回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抖音上的視頻則有更好的沉浸感,引發(fā)后續(xù)的追隨者、參與者、瀏覽者,用戶的轉化性也會大大增加。
2018年3月,抖音開啟了品牌主頁的藍V認證。幫助企業(yè)主做更多的商業(yè)表達,并添加了電商轉化入口。其中,Adidas neo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,就積累了120多萬粉絲,獲贊超過300萬。
聶陽德把在抖音上能夠率先打出聲量的營銷機構玩法稱為“種草”。移動化、碎片化的使用場景,以及“短”的特點,讓用戶對抖音廣告的寬容性更好。不過,抖音豎屏視頻的特點,更強調用戶的參與感。能引發(fā)用戶模仿和追逐的品牌,一定是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融合,而不是品牌LOGO的露出。“他們更像是在跟你分享一個知識或者心得,把‘草’種到你心里。而不是在暗示,這是一條廣告?!?/span>
在王婧看來,目前處于上升期的抖音,商業(yè)模式還不十分清晰。不過在頭部KOL資源稀缺、性價比越來越低的情況下,品牌可以嘗試通過觸及抖音上的中小創(chuàng)作者,觸及自己的目標受眾。
“創(chuàng)新玩法的試水者,一定會得到‘首單紅利’。但更重要的是不盲目跟風,要知道怎樣的玩法是真正適合自己品牌的,而不是跟消費者‘尬聊’?!?/span>